天下谁人不识“菌”
发布时间:[2022年08月10日] 浏览次数:
要说近几年健康界的新星,C位非益生菌莫属。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更是让“益生菌”的知名度“更上一层楼”。
虽说目前市场上标注有“益生菌”的产品种类越来越多,但大多数人对于益生菌的了解却仅限于其有助于肠道,至于到底怎么个好法,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所以今天我们就带大家全方位了解益生菌,探秘它的前世今生!
什么是益生菌?
益生菌是通过定殖在人体内,改变宿主某一部位菌群组成的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通过调节宿主黏膜与系统免疫功能或通过调节肠道内菌群平衡,促进营养吸收保持肠道健康的作用,从而产生有利于健康作用的单微生物或组成明确的混合微生物。
益生菌的发展历史:
益生菌(Probiotics)一词源自希腊语,含义是“对生命有益(for life)”。
1899 年,法国蒂赛(Henry Tissier)从健康母乳喂养的婴儿粪便中分离到了第一株双歧杆菌(当时称为分叉杆菌)。
1905年,保加利亚科学家斯塔门·戈里戈罗夫第一次发现并从酸奶中分离了保加利亚乳酸杆菌。
1908年,俄国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Elie Metchnikoff也指出大量发酵乳制品的摄入与保加利亚人的长寿密切相关等等。
1930年,医学博士代田稔在日本京都帝国大学、京都大学医学部的微生物学研究室首次成功地分离出来自人体肠道的乳酸杆菌,后来被称为养乐多菌,到1935年日本乳酸菌饮料养乐多问世,标志着益生菌开始走向产业化。
1965年,美国圣约翰大学的Lilly D.M. 和Still-well R.H.首次使用 Probiotic 这个词,并把它概述为一种微生物产生的可以刺激其它微生物生长的物质。
2001年,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FAO/WHO)重新将益生菌定义为“足够数量的、能够对宿主健康产生有益作用的活的微生物”。
益生菌的作用:
益生菌受到了巨大的关注,相关研究呈井喷式的增长,其中临床研究的数量也在逐年上升。根据国际胃肠道组织“WGO”以及国际益生菌和益生元科学协会(ISAPP)等的官方指南显示,益生菌对免疫功能、消化、降低抗生素相关腹泻、缓解消化道症状、调节肠道菌群、提高对感冒的抵抗力、泌尿生殖道健康、提高对乳糖的消化、控制血糖、控制体重、降低焦虑、感染性腹泻、湿疹、绞痛等疾病防治具有积极作用。其中,关于调节肠道菌群的作用最为明显。
益生菌与肠道菌群的关系:
人体定植着数目庞大、结构复杂的微生物群落,其中以肠道微生态系统最为主要,也最为复杂。一般来说,正常成年人胃肠道中定植的微生物种类有1000种之多,包括细菌、真菌、古生菌和病毒,且以细菌为主。
肠道菌群在与宿主进化过程中形成共生关系,宿主为肠道菌群提供赖以生存的环境和营养,肠道菌群在调节宿主的消化吸收、代谢和免疫反应等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肠道菌群不仅包括对机体起保护作用的有益菌,也包括对机体具有潜在危害的条件致病菌等。不同菌群种类之间,菌群与病毒之间,菌群、宿主与环境之间,始终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形成一个互相依存的复杂生态系。
因此,维护肠道菌群平衡状态对维持机体健康十分关键。当机体受到外界环境、饮食及用药等因素影响时,肠道中的条件致病菌就有机会转为致病菌,破坏机体正常的生理平衡,使得肠道微生态失调,肠道免疫及能量代谢稳态失衡。
而肠道微生态的失衡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包括炎症性肠病、肥胖、糖尿病、结直肠癌和心血管疾病等。益生菌作为人体肠道中的有益菌,能够维持肠道菌群微生物系统的动态平衡,对人类的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益生菌的补充:
华佗国药臻搭档益生菌制剂
一般来说,可使用益生菌制剂来补充所需益生菌,益生菌制剂包括益生菌药品、益生菌类保健食品等。其中,益生菌类保健食品是以益生菌为主要功效成分,摄入足够数量时对人体健康起有益作用的微生物产品。
益生菌制剂主要功能包括调节肠道菌群、增强免疫力、通便等。益生菌是指对人体有益的微生物,主要存在于肠道、生殖系统中,其主要作用就是对抗有害菌、致病菌,帮助调节肠道菌群环境,保护肠道健康,增强免疫力,被称为人体健康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