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肠道免疫力,让宝宝远离生病
发布时间:[2022年07月11日] 浏览次数:
我们常说“病从口入”这是因为病毒最易入侵的部位是口腔,而肠道与口腔及呼吸道在咽部相通。因此,病毒性疾病,肠道免疫功能非常重要。肠道粘膜的淋巴组织中富含的免疫细胞,如T细胞和B细胞对入侵肠道的病毒形成了一道有力防线。
肠道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也是人体最大的排毒器官。
肠道是提供人体营养、调控肠道上皮发育和先天性免疫的不可或缺的“器官”。它们影响着人们的体重、消化能力、抵御感染的免疫能力,还能控制人体对癌症治疗药物的反应。
研究发现,人体有大量的免疫细胞,如T细胞、B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都集中在肠道。70%的免疫细胞位于肠粘膜内,肠道不但是人体的免疫力所在,也是直接决定人的健康状况和长寿与否。
什么影响肠道健康?答案是肠道菌群平衡
人类肠道菌群就好比一个热带雨林生态系统,里面生存着各种细菌,但我们大可不必谈“菌”色变。
正常存在于人体肠道中的细菌,可分为益生菌、中性菌和有害菌三类。在健康的情况下,肠道益生菌居多,益生菌可以产生乳酸、醋酸等有机酸,抑制有害菌群繁殖,增强人体免疫力。
在不健康状况下,肠道有害菌增加时,肠内环境不断恶化,进一步加速有害菌的繁殖,并使更多的中性菌变为有害菌,危害肠道健康,最终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
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钟瑾指出,人体70%的免疫细胞的分化和成熟需要益生菌的参与,还有80%的人体内毒素的代谢,也需要益生菌的参与。
• 一项针对在校大学生的临床研究证明:补充LGG和BB-12各10亿,坚持12周,上呼吸道感染时间缩短33%、严重程度降低34%、上课缺席时间明显减少!
• 针对2-6岁幼儿园健康儿童的试验表明:每天喝含0.8亿LGG牛奶,坚持7个月,LGG®组因病缺席率、并发症(中耳炎)、抗生素使用率低于对照组。
• 针对1岁以上幼儿园健康儿童的试验表明:每天服用LGG 10亿,坚持3个月,LGG®组呼吸道感染次数减少、感冒超过3天以上次数减少、幼儿园缺席天数减少。
第一个完成中国儿童临床实验的益生菌株Bi-07,可双向提高免疫力,减少感冒次数、缩短病程、减少幼儿园旷课率,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减轻症状(发热、咳嗽、流涕);改善婴幼儿湿疹。
因此,适时补充益生菌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益生菌具体都有哪些作用呢?
► 维持肠道健康
足量的益生菌可以抑制有害菌的繁殖,维持肠道微生态的平衡。反之,如果肠道内益生菌数量减少,有害菌就会占优势,中立菌也会“倒戈”偏向有害菌。这个时候,人就容易产生消化不良、急慢性肠炎、便秘等各种消化道疾病。
► 调节机体免疫力
益生菌的细胞壁肽聚糖和活菌的产物都具有免疫活性,活菌能够激活免疫细胞中的T细胞和NK细胞,发挥免疫作用,避免有害菌侵入正常细胞。研究表明,益生菌还可以促进脾细胞增殖,增强脾脏的免疫功能。益生菌还可以产生白细胞介素-1和干扰素,实现造血和免疫调节功能。
► 降低抗生素的副作用
人在输液或者服用抗炎药时会摄入抗生素,而抗生素通常是“不分青红皂白”好菌坏菌通杀。在摄入抗生素两小时后建议可以补充益生菌,益生菌的代谢产物可为肠道的修复提供营养,以帮助肠道恢复微生态的环境的平衡。
► 促进营养吸收
肠道中的益生菌可以产生消化酶,这些酶可以将进入肠道中的食物分解成可以被肠道吸收的小分子结构。有的益生菌还可以直接产生乳糖酶,帮助乳糖的消化吸收,可以缓解乳糖不耐受症。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益生菌的标示应该包括菌株名,因为益生菌的功效,更多的是取决于是什么菌株。”也就是说,不同菌株,作用不同,甚至千差万别。
例如,同属乳酸杆菌属,同属鼠李糖乳酸杆菌种,LGG菌株对肠道免疫,腹泻、过敏及婴儿湿疹有效果,另外一个GR-1菌株则适用于女性生殖健康。所以,益生菌产品必须标明具体菌株号。并非所有益生菌都能够用于食品,尤其婴幼儿食品。截止目前,我国卫生部规定,只有以上益生菌株婴幼儿可食用。
其中,LGG在提高免疫力、应对腹泻或便秘、过敏等方面效果确切,是迄今为止研究记录最多的益生菌株。
BB-12在改善肠道功能、防腹泻,减少抗生素治疗副作用,提高机体对常见呼吸道感染的抵抗力,降低急性呼吸道感染发病率方面功效确切,是目前文献记载最多的动物双歧杆菌,在300多种科学出版物中有所描述。
所以,大家在选择益生菌的时候一定要看菌株!
益生菌就选臻搭档一华佗国药百年品牌益生菌粉,含丹麦科汉森进口Bb-12等7联菌,每袋添加220亿活菌,5层包埋技术保证益生菌的活性,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道健康、您值得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