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等孩子身高“定型”后再说后悔
发布时间:[2022年04月20日] 浏览次数:
不少家长担心自家孩子是不是个子矮,甚至因此而感到焦虑。一旦焦虑了,问题就多起来了:
睡前奶影响身高吗?
吃太饱影响长高,饥饿感促进长高?
到底如何判断孩子是不是个子矮?
除了基因,哪些原因会导致孩子个子矮?
如果真的矮,需要做什么检查?
睡前奶影响身高和肠胃吗?
没有依据
孩子的身高主要由基因决定,当然也跟营养也有关。但这里的“营养”是指整体的健康均衡饮食,而不是特指某种单一的营养元素或食品。至于睡前喝牛奶伤肠胃,网上流传的说法是:喝了睡前奶,肠胃在夜里就得不到休息,从而伤脾胃,破坏健康。
我们人体的器官本身就是用来实现生理功能的,并不是让器官不工作、多休息,器官就越好。试想一下,小婴儿需要每天8-12次按需吃奶,包括吃夜奶。按照网上那个说法,那所有小婴儿的肠胃都被破坏了,显然这不符合常识。小婴儿其实需要在夜间进食,从而保证生长和健康。
其实,哪怕我们睡着了,人体器官仍然会保持运作,睡前喝不喝那杯奶与胃肠道工作“累不累”,并不是我们需要纠结的事。
当然,如果睡前大量进食,比如睡前吃一个主餐那么大的食量,可能还是会有一些健康顾虑。过去的研究发现,睡前大量进食同时不规律睡眠会导致体重增加、肥胖、心血管系统相关疾病等风险。
总的来讲,孩子喝睡前奶影响肠胃、影响身高的说法,不必当真。
吃太饱影响长高 饥饿感促进长高 真的吗?
不是真的
吃多吃少,主要影响孩子的营养摄入,从而影响体重和健康。对于整体健康的孩子,吃太饱,要担心的是超重或肥胖,而不是担心长不高。
至于网上流传的“饥饿感促进生长激素分泌,从而促进身高”,这种说法并没有科学依据支持。不论孩子几岁,按需、均衡饮食是“黄金法则”。家长不要故意“克扣”孩子的饮食,营造所谓的“饥饿感”来促进身高。大人过多地干预孩子食量,孩子反而吃不好,可能造成与饮食习惯、营养摄入相关的问题。
如何判断是不是个子矮?
家长感觉孩子矮、看着孩子比同小区其他孩子矮,这些都不能用来判断孩子是否矮小。了解孩子身高发育状况,最好的办法是使用标准生长曲线。标准生长曲线有身高的、体重的、头围的,比如评估身高发育是否理想,那就要用身高(身长:婴幼儿一般用身长来指身高)生长曲线。确保孩子身高测量准确前提下,将测得的身高数据与标准生长曲线进行比对。如果孩子的身高位于标准生长曲线的3分线或者5分线以下,那才会认为个子矮或矮小。
为什么会身材矮小?
有的身材矮小并不代表孩子就有问题,或者就会一直矮,比如:
► 家族性身材矮小:父母一方或双方比较矮,孩子虽然矮小,但是生长速度是正常的。
► 体质性生长和青春期延迟:儿童时期,孩子大部分时间都是矮小,他们的青春期相对延后,到孩子成年后,身高最终能追赶到正常水平。
► 特发性身材矮小:孩子虽然身材矮小,但是整体健康,没有发现内分泌、代谢性或其他疾病。
► 孩子出生时偏小:比如小于胎龄儿、有宫内发育迟缓情况等。
当然,有的身材矮小与疾病相关,比如:
► 慢性疾病:心脏疾病;肾脏疾病;贫血;慢性肠道问题;骨骼问题等。
► 内分泌和激素相关问题: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生长激素缺乏、糖尿病、库欣综合征等。
► 遗传性疾病:唐氏综合征;Turner综合征;Noonan综合征;Silver-Russell综合征等。
► 营养问题:比如因为单纯的摄入不足导致营养不良,或者因为疾病原因导致的营养吸收问题导致营养不良。
► 药物相关:比如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哮喘。
孩子矮小要做什么检查?
最好的“检查”是使用标准生长曲线,定期监测和追踪孩子的身高发育状况。如果在随访过程,发现孩子整体健康和发育状况理想,身高一直沿着标准生长曲线的5分线稳步增加,那可能医生不会进一步检查。另外,医生也可能会建议孩子测骨龄,也就是对左手或手腕进行X线检查。对于7岁以上的孩子,测骨龄可能可以帮助预测成年以后的身高。